互聯網金融:燙手的牌照
東方網記者朱恬6月26日報道: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,相應的牌照是否會逐步放開?互聯網金融牌照又有何意義?在2015陸家嘴論壇浦江夜話環節中,互聯網金融專家對此發表了看法。
圖片說明:匯付天下董事長兼CEO周曄。
匯付天下董事長周曄坦言,目前的行業對互聯網金融牌照普遍持兩種態度,一種是特別想拿到牌照,拿著這張牌照就能踏實經營,防止被同行牽連;另一種是害怕拿牌照,因為牌照意味著束縛。
圖片說明:點融網聯合首席執行官、共同創始人郭宇航。
點融網聯合首席執行官郭宇航則認為,作為一個新生的業態,暫緩發牌照更有利于行業發展,“牌照意味著原則、束縛。比如說發放牌照的小貸公司都規定了嚴格的杠桿比例,而P2P沒有,幾乎是無限杠桿做業務。但同時沒有牌照不代表不要監管。我認為監管是非常必要的,一定要盡快落地。因為在沒有牌照的初期廣大想要規范做P2P的公司有大量的發揮空間,央行對于牌照公司的嚴格審查導致了支付公司在創新上受到遏制。”
郭宇航還透露,第三方支付發放牌照有300張,然而真正能夠活躍經營的不到100張,大量的牌照在市場上進行轉讓,“有錢就可以買到的牌照,究竟有多大的監管意義呢?”因此,互聯網金融的監管不應該參照傳統的金融機構的牌照管理,而是對于越軌的事情及時出臺政策,小步快走監管。同時用互聯網方式監管,要求互聯網金融公司向監管部門開放,用技術進行監管,一旦發生違規行為,可以在銀監會上公示這些企業,通過影響聲譽的方式進行懲罰,這或許是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未來。